抱歉,您的浏览器无法访问本站
本页面需要浏览器支持(启用)JavaScript
了解详情 >

最近工作需要了解了一下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 顺便水一篇好了…

我的博客是使用hexo生成的, 这是一款基于Node.js的静态博客框架, 他可以帮助像我一样对前端一无所知的人快速搭建一个看上去有模有样的博客, 而我只需要会用markdown写博文就行. 同样, 在开发过程中总会有写技术文档的需要, 因此也就有了gitbook和mkdocs这样的工具.

使用Bash串联各个程序的过程中总是能发现一些神奇好用的技巧, 这里记录两个.

为了学习Go语言, 我把之前工作中一个用的比较多的脚本用Go重写了.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实际写下来的感受是, Python真的简单快捷易懂…好用的第三方模块多…中英文的学习资料更是非常容易找. 要不是为了性能…我真是不想换…

之前自建了一个gogs, 但是并没有弄https, 直接用的http, 上次自己试了一下发现截密码太容易了…所以思考了一下…还是弄个域名然后上了https…

进行软件开发时, 不论是为了展示或者是自己梳理需要都会要用到流程图, 如果自己开个绘图板或者word来画呢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如果图一单复杂了, 或者图是不是会需要更改的话, 就很花时间了, 因此一个类似markdown这样可以让人专注与内容而不是形式的工具就非常重要了.

前些天帮师姐弄了一下序列比对, 才发现原来经常用的MEGA出到了X(10), 并且现在有了Linux的GUI版本. 不由得小感叹了一下: 世界真是在慢慢变化的.

之前已经在R和Python中都使用过并行了, 我是最近才知道原来Bash下面也有简单好用的并行程序: GNU Parallel[^1]. 这是一个Perl实现的程序, 可以方便的将Bash中各种命令并行执行.

Lumpy作者对这个项目的定位与其说是做一个好用的工具, 不如说是构建一个通用的结构变异信号生成方案, 然后顺便对这个方案做了一个基本的实现. 与其他工具相比, lumpy的文章中花了更多的篇幅去阐述这个方案中设定的证据概念, 及获取信息的方案. 解读这个工具让我更加了解如何从NGS测序数据中获取结构变异的信号.

“我所知道的结构变异相关信息”这个博客构想的内容有点太多了, 一次写太多我自己回查也不是很方便, 所以还是决定拆成各个小的部分, 之后再用gitbook写个综合的.